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纲要 > “十四五”规划 > 专项规划
渭源县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发布时间:2022-09-27 16:11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渭源县教育局

关于印发《渭源县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五年规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渭教发〔2022〕63号

 

各中学、学区、县直学校,局机关各股室: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定西市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全县普法工作成效,现将《渭源县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印发你们,请结合学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渭源县教育局

                                  2022年2月14日


渭源县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2021-2025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定西市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中共渭源县委宣传部、渭源县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工作部署,推进“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广泛实行,进一步的提高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推动全体师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学校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服务“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按照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实施依法治县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民法典教育为重点,结合“四史”教育,结合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以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工作着力点,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目标

建成中小幼一体化法治教育体系,普法宣传教育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法治教育格局,教育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师生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内容形式更加丰富,组织保障更加健全,教育机制更加完善,普法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教育行政执法专业队伍进一步规范,教育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进一步健全和优化。法治课教师专业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师生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进一步增强。

(三)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部署,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民普法守法全过程各方面,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结合不同学校和对象特点,分类实施统筹推进,努力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广大干部师生的合法权益。

三是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普法,促进依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是坚持普治结合,深度融入法治实践,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引导师生在法治实践中感受法治力量、领会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全县教育系统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和领导干部述法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教师教育培训的重点课程。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大宣传解读力度,通过多种形式,运用各类媒体和平台,着力营造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入行、走深走实。

(二)深入学习宣传宪法

大力宣传“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宣传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阐释好宪法精神。开展好“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宪法晨读”、“宪法卫士”专项行动计划等系列活动.推进宪法文化建设,在青少年成人仪式、学生毕业仪式和少先队入队仪式等活动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相关法律的学习宣传,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团课)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强化国家认同。

(三)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

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同国家法律宣传衔接协调,突出学习宣传党章,教育广大党员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纳入普法责任清单和考核党员内容,持续引导全县教育系统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全县广大师生在理论滋养、党性教育、文化熏陶、长期培塑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四)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

持续组织广泛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阐释好民法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局机关带头学习宣传民法典,推动领导干部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每年五月份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活动,让民法典走到师生身边、走进师生心里。将民法典教育列入领导干部学法普法清单,作为广大师生学法用法重要内容,推动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学好用好民法典。

(五)深入学习宣传教育相关法律法规

大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位条例、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民办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传递法治温度、促进校园和谐稳定,进一步提升全县教育系统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六)深入学习宣传其他法律法规

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甘肃省中小学校安全条例,宣传公共卫生安全、优化营商环境、科学技术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防止家庭暴力、个人信息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毒品侵害、税务等方面法律法规和涉外法律法规,促进依法惩治和预防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等师生深恶痛绝和直接威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毒瘤”,打造师生满意的育人环境。在学习宣传法律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理念、树牢法治意识、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

三、工作措施

(一)深入推进局机关日常学法用法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引导国家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清单制度,分级分类明确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法治内容。持续加大干部法治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开展法治专题培训,通过参加在线法治学习、考试,现场、网络旁听法庭庭审等方式,加强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能力培训。

(二)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充分发挥法治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尊法守法习惯。推广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加大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方法应用,着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督促检查,深入落实国家相关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加大法治教育宣传,内容的拓宽、延伸及针对性,提高课堂实效。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法律顾问进校园的工作,切实强化青少年学法用法,巩固普法成果。加大学科融入法治教育力度,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法治教育资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日常实际将规则、纪律、秩序、诚信、团结合作、冲突解决等法治内容融入教育教学之中。

(三)提升学校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

研究制定各级各类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知识要点,健全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依法治校能力培训机制,将法治素养和依法治校能力作为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任职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定期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学校管理人员的法治素养。

(四)着力增强法治课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组织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推进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5年内对所有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一次轮训。推动各学校开展教师全员法治教育培训,确保每位中小学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5课时的法治培训。推动学校配备与课程设置相当的法治课专业教师,逐步提高法治课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师中的比例。

(五)分级分类提高师生法治素养

落实定西市建成中小幼一体化法治教育体系,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法治教育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各阶段,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尊法守法习惯。把提升师生法治素养与推进依法治理等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从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垃圾分类习惯、制止餐饮浪费等日常生活行为抓起,提高规则意识,让广大师生群众在实践中养成守法习惯。通过宣传司法部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让师生群众感受到正义可期待、权利有保障、义务须履行,引导师生树立权利与义务、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观念。

(六)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

1.集中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集中组织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辉煌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扎实推进“宪法卫士”专项活动。充分利用活动契机,推动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网上学习和“宪法小卫士”活动,确保学习教育活动广参与、全覆盖、见实效。

3.继续开展“宪法晨读”主题活动。12月4日,各学校设立分会场,登录普法网同步组织参加教育部举行的全国中小学生“宪法晨读”活动。

4.深入开展宪法进校园主题日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组织参与度高、具有仪式感的宪法宣传活动,如知识竞赛、宪法晨读、宪法主题班会、“学宪法 讲宪法”主题演讲等。突出宣传宪法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培育青少年学生的宪法意识、国家意识、规则意识。

(七)大力创建教育系统法治文化氛围

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利用围墙、走廊、橱窗、电子屏、网站、微博、微信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加强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理性上网、安全上网。推进教育公益普法,将普法作为志愿者服务的重要内容。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通过歌曲、舞蹈、模拟法庭、知识竞赛、情景剧展演、志愿活动、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普及法治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家校共育,鼓励学生与家庭成员交流分享法治学习成果。

(八)健全法治教育协同工作机制

健全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和普法志愿者工作机制。推动各学校健全法律顾问工作机制,有条件的中小学校配备法律顾问,无条件的中小学校由学区内法律顾问兼任。加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残疾青少年等特殊人群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统筹整合社会法治教育资源,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协同教育格局。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八五”普法工作规划并领导全县教育系统积极开展普法工作。各学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建立普法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各成员分工负责,以法治教育为抓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普法工作网络。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将普法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科学制定本学校五年规划和年度普法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认真组织实施。各学校主要负责同志要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加强日常指导和督促,推动普法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加强经费保障

各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要将普法经费纳入本单位年度预算,要设立青少年普法专项经费,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要确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普法工作,完善工作保障机制,不断提升普法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责任落实

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完善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制度,细化普法内容、措施标准和责任。全面推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制度。积极利用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针对社会热点和典型案件及时开展法律解读,促进普法常态化、制度化。

(四)加强评估检查

一是健全普法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成效以及师生法治素养提升效果开展综合评估,从实际出发设定评估参数,健全评估指标体系,提升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验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重在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并对工作突出的进行通报表扬。开展终期总结验收,加强评估结果运用。三是加强日常指导和监督。及时发现、总结、推广经验,推动普法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注重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防止形式主义,确保普法工作有声有色、有力有效开展。




责任编辑:教育局
分享到: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